青春孕育无限希望

奋斗创造美好明天


(相关资料图)

今天(5月4日)

是第74个五四青年节

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三尺讲台

听听“00后”福州晋安区教师的

工作“初体会”

“成为老师”

是我小学时作文的标题

陈梓心是秀山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,为什么要成为一名老师?年轻的陈老师有话说……

还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写作文,题目是《我的梦想》,那时候我情真意切地写下“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”。回头想想,孩童时的梦想恳切又淳朴。现如今,我成为了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,用美的语言带领孩子认识世间万物的美好,梦想成真。

工作伊始,我和所有新老师一样,总担心自己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无法胜任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我发现很多孩子认为美术课就是“放松课”,是没有成绩要求的“副科”。事实上,美术是一门课程、一门学科,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,学生能够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,学会发现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,并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实践创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审美观,唤醒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。

在最开始的教学中,我犯过照本宣科的错误,我并不明白“因材施教”到底应该如何实践,似乎“画得好不好”“上课乖不乖”就是评判“是否上好美术课”的唯二标准。

这样的观念是从什么时候发生改变的呢?还记得第一次选美术课代表,一个看起来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大家的嘘声中,勇敢地举起手想要参选,其他孩子们笑着告诉我:“老师,他不行的,他成绩不好,他的字像鬼画符”。举手的男生在那一瞬间脸涨得通红,我心想,为了他的这份勇气和热心,我应该给他一个机会,于是我与大家作了约定,一起为他设定了“实习期”,期满共同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任。最终,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成功胜任。更令人喜悦的是,这个孩子在其他课上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,明显进步了许多。

蔡元培先生曾说:“美育之目的,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,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。”在那一刻我才突然真切明白了教育的意义,不仅在教书,更重要的是育人。

“Mini机身

电量Plus”的英语老师

翁雨婕是福州第七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,她认为自己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,是被一群可爱的神兽围绕,是有一颗赤忱的教育真心……

韩愈在《师说》中谈到: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者也”。何为师?何为师之道?这是我进入教师行业首先思考的问题。教师首先要做的,就是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。

因此,我主动地向师傅们“偷师学艺”,聆听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,学习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,多问、多听、多总结,将师傅的经验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,举一反三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。学校举行的教研活动也推动着我快速成长,作为年轻老师,上公开课是个极大的挑战,但我把每一场公开课都作为自己成长的历练。

有一次,班上的一个女生因为别人给她起绰号而嚎啕大哭,这个女孩平时待人很热心,常喜欢捏着嗓音说话,于是同学们给她起了一个“小夹子”的绰号。思来想去,我开展了一次《别人眼中的我》的主题班会,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外号,以及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外号,孩子们根据这个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,最终明白了如何“高情商”地对待自己的外号。虽然我只是一名年轻的老师,但我也想以微弱的光,照亮他人一程路。

一份职业,不能仅凭热爱支撑,一时的热爱容易,坚持却很难。少年逐风如骏奔,心灯不灭伴春秋,师者,以德而耕,拾获山河。

孩子们

我们都是“一年级”

吴洲妍是晋安榕博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,去年8月踏上工作岗位的她,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……

2022年,我告别校园,又换了一种身份重新走进校园。刚开始,我对这样的角色转换还有些不适应,排路队、带课间操、独立完成家长工作......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学校工作,都成了我的难题。

但我深知,要“认真悦纳每个第一次”。我利用课余时间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,多听多问多学习,将“理论”付诸“实践”。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,我不断用小口诀带动集体,他们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,让我非常欣喜。

我突然发觉,孩子和自己是一样的,他们也是第一次上小学、第一次分享、第一次合作,对于他们,一切也是新的。我悦纳每一个第一次,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,短短一个学期改善了班级风貌,班集体团结一心、同学之间互帮互助,在各项活动中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。我这位“一年级”的新教师,会努力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做勤奋的前行者,勇于尝试和创新,用热爱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教育。

再渺小的星也能发光发热,再微弱的光也能汇聚璀璨星河。孩子们,我们都是一年级,相信我们能一起“长大”。

推荐内容